&&&&么要用化名呢?
要知道对于文艺迷来说,普莱瑞思的名字就意味着必看,就意味着他们愿意去影院二刷三刷,但是这部电影那个叫大卫朵夫的化名..........
未等强尼想完,随着一个女主角的正面镜头出现,强尼直接愣住了.........那个女演员是凯拉·奈特莉?
开什么玩笑?
凯拉·奈特莉什么时候换了一种气质了?
强尼看着银幕上的凯拉,他对凯拉的印象还停留在凯拉演《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那个像是六月柔风般的英国小姐,而现在——
凯拉穿着灰色的裙装,坐在椅子上拉着大提琴,内敛深邃的气质就像是法兰西永远Yin郁的天空。
强尼是资深的文艺粉丝,看过普莱瑞思的所有电影,甚至在《萨冈》上映时还去影院六刷过,而现在,这部名为《埃尔加狂想曲》的电影,凯拉·奈特莉饰演的角色似乎与萨冈是一种风格?或者说这部电影就是与《萨冈》是一种风格?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强尼虽然也觉得观赏至今,《埃尔加狂想曲》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未免也太没有创新力了,就像是《萨冈》的另一个版本,只不过,似乎叙事节奏比不上《萨冈》分明,色彩画面也比不上《萨冈》漂亮..........
发现大卫·朵夫就是普莱瑞思后的强尼不自觉的对这部片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即使《埃尔加狂想曲》依然优秀,可这普通的优秀和能看下去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一方面,他期待能看到《萨冈》一样的神作,一方面,他又不觉得能有任何一部电影超过《萨冈》,即使是这两部的导演是同一个人。
但事实就是如此,优秀的人总会更优秀。
即使《埃尔加狂想曲》看上去像是与《萨冈》相似,但是看下去后,强尼发现并不是的,如果说《萨冈》是一首忧郁的叶芝的诗,那么《埃尔加狂想曲》就是一首灰色的死亡之歌。
萨冈和杰奎琳是不同的,萨冈散漫、浮夸、却掩不住忧郁,而杰奎琳呢?
她似乎什么也不是,内敛腼腆,全身心的将自己投入在大提琴事业上。
大提琴是她的人生,埃尔加是她的宿命。
当那首最负盛名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响彻影院时,大半的观影者都哭了,强尼也哭了。
即使他不懂琴,也不认识杰奎琳,但将一个人的人生展露在观者面前,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全都让观众体会到,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不是吗?
影片末尾,是杰奎琳躺在床榻上的场景。
患了多发性硬化症的杰奎琳已经无法演奏大提琴了,她躺在床上,身侧是一位前来学习大提琴的学生。
短暂的喧嚣过后,学生走了,屋子里又恢复了平静。
屋内播放着的是杰奎琳最喜欢的舒曼的曲子。
在她声名显赫时,她大多弹奏的都是听者喜欢听的,而在她再也无法拿起琴弓她反而能天天与她喜欢的曲目相伴。
影片的最后,是杰奎琳的葬礼,在他国组建了新家庭的丹尼尔走到杰奎琳的棺木旁,最后看了眼,为她放起了舒曼的曲目。
影片最终停留在了那张黑胶唱片上。
片尾曲是杰奎琳生前与她的朋友们弹奏的曲子。
杰奎琳的人生是灰蓝色的,但同时也燃着金色的焰火。
强尼喜欢这种感觉,杰奎琳的人生总让他想起那些追梦者。
纯粹的艺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就像是艺术史上的那些大师。
在这条注定艰辛的路上,
而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直至最后的一个音符也消失了,他坐在位子上,就和这个场地内的其他观众,他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着什么,他只能大抵感受到,自己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
但是,值到最后一块字幕的落幕他也没有看到彩蛋。
真的结束啦。
强尼起身离开了影院。
习惯性的到售票小姐旁的柜台要了一份评论表。
填完,塞入信箱。
“这部电影怎么样?”售票小姐问。
强尼思忖了一下,没有回答,只是说“你去看就知道了。”
售票小姐挑了挑眉,正当她想继续询问,便瞧见了一群老先生走了出来,而那群老先生来的方向明确的指向了那部电影——《伏尔加狂想曲》。
老先生们走到柜台旁,一人要了一份观影表,填完,交给了售票小姐,随即离开。
这是售票小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老人一起来,并且整齐划一的在看完同一部电影后要来了影片评价表填完。
好奇的售票小姐微微看了一眼手中的评价表,上面的名字分别写着——罗斯、纽因、帕尔、克曼.........
奇怪的名字,似乎有些熟悉。
看了一眼表后,售票小姐将这些表放入了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