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农户出身,娘家还比不过两个嫂嫂呢。
自古妯娌相处本就是一门学问,苏苑上辈子是公主,她的很多待遇都要高于妯娌们,可身份在那儿摆着呢,并没人说闲话。
这辈子就不一样了,苏苑跟六郎一块儿去给爹娘请安的时候,老两口没说什么,态度和蔼可亲,并不曾为难于她,倒是两位嫂嫂不太消停。
一个说话文邹邹的,要邀请她一块品诗,一个酸言酸语,话里话外都在说昨天的花销有多大。
苏苑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跟老宅的人比起来,这两位真算不上什么。
她又不是目不识丁之人,人家说话文绉绉,她也说话文绉绉就是了,谁还不会几句圣人言。
至于二嫂的酸言酸语,那就更好说了,左右花的也不是公中的银子,都不用他开口,婆婆都已经帮她驳回去了。
还不止如此呢。
“咱们周家虽然名义上还没分家,但实际上跟分家也没什么区别了,老大、老二都已经置办了自己的家业,老三过几日就要去府城念书了,他的前程在外头,不在这儿,我们老两口商量过了,连分家的文书都已经写好了,你们签个字画个押,这事儿就算完了,分家的章程都在文书上写着呢。”周父淡淡的道。
他们家实在没什么好分的,老大、老二在镇上买的院子、盘的铺子,那都是从公中出的银子,相当于已经把俩孩子分出去了。
老三什么都不要,他们老两口就给孩子准备了一百两银子,穷家富路,带在身上,总比在老家这边置办产业要合适。
这些都已经写在分家的文书上了,至于家里的这处房子,还有这一间私塾,那都是老两口的,不打算分给孩子,就算是分了,也没人能回来住。
周父已经提前跟三个儿子透过气了,三个儿子有一个算一个,也都跟自家夫人透了气,在场的都是知情人,就连这文书上的内容,也都已经提前知晓了。
众人不过是惊讶于,老两口会这么快提出来,要知道这可是老三新婚的第二日。
本以为怎么着也会拖到,新娘子三朝回门以后。
第30章 种田文里的女主(12)
同样是分家, 在苏家,当年那可是一场大地震,但是在周家, 却几乎是没什么波动。
不管是提前安排,还是刚好凑巧,老两口前些年都已经为今日的分家做好准备了, 既没有太多的利益牵扯, 也不会伤情分。
只是分了家, 有些事情到底是不一样了。
周父和周母心里还是更偏着小儿子多一些,从眼下看, 三个儿子的前程基本上就已经能比较出来了, 小儿子那是最有出息的,而且出息还在后头呢。
要是偏着前头两个,那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分这个家的。
周父既怕三个孩子之间会耗掉情分, 又怕前头那两个儿子给小儿子拖了后腿,所以才会早早的就把家分好。
周母没想那么多, 她就是单纯的喜欢过简单日子,儿子们没娶妻的时候还好, 这个个都娶了妻,将来妯娌之间相处都是个事儿,就像婆媳相处一样, 她反正是挺不耐烦的,还是分了好。
三个儿媳当中, 她最喜欢的是小儿媳, 说话敞亮, 做事大气, 很对她的脾气。
可惜俩孩子过几日就要出发去府城了,再见面还不知道要过几年。
老三又是个痴情种,肯定不能把刚过门的小媳妇扔家里头,她一个当婆婆的,就更不能说什么了,要是拆散人家小两口,让这小两口好几年见不了一次面,那她成什么人了。
周母倒是挺能想得开,就她们老两口自己过呗,儿子儿媳不用在跟前尽孝,孙子孙女也用不着送到膝下来,既不用Cao这份心,也不用担心遭人埋怨。
事实上,为人父母,做人家的公公婆婆,很难不受埋怨。
老大这边,是儿媳妇埋怨,埋怨公公婆婆跟别人家的公公婆婆不一样,人家想着一大家子和和睦睦,她的公公婆婆想着分家。
老二那边,直接就是儿子埋怨,不为分家,为的是银钱,老两口明面上是给了老三一百两银子,私底下不知道还有没有补贴呢,毕竟谁也不知道老两口到底有多少家底。
不过,这些埋怨也都是在私底下说,谁也不会放到明面上来,一则是为了体面,二则也是为了将来。
十三岁就能考取秀才的人,将来的前程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见的。
这边分完了家,那边新婚小两口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一个收拾嫁妆、收拾行李,一个读书写文章,相处一点都不像新婚夫妻,倒有些老夫老妻的意思。
不过,关上院门这是人家小两口自己的事儿,旁人上哪知道去,周家没有下人,周怀城倒是有一个书童,可那是一个族里的人,并非是签了身契的下人,等闲也不会到后院来。
“咱们到时候是先住客栈吗,就算是租房子,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定下来的事儿吧”苏苑有些犯愁要带过去的行李。
这一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