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莺有些诧异,问道:“鸰儿不用再留在福建抗击倭寇了吗?”
大齐从四年前便开了海禁,开海虽然带给了大齐繁荣的海上贸易和税收,但同样也有问题。倭寇海盗之类的便时常会上一上岸抢一下东西,或者打劫来往的商船什么的。而且倭寇海盗十分擅长打游击战,虽然不会给大齐的根基造成什么影响,但时不时的来那么一下,也十分烦人。所以现在徐鸰现在,就是长期在和倭寇海盗之类的打长期的游击战,保护沿海百姓和过往商船。
皇帝道:“这几年你弟弟在福建抗击倭寇有效,现在倭寇海盗已经不像以前这么猖獗。你弟弟再留在福建,能挣的军功也有限。何况福建留了石副总兵在那里已经足够,所以我打算让你弟弟挂印出征。”
倘若他以后真的要立昭儿,就不得不将徐家抬举起来。而凭闲杂,徐鸰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的军功和更多的兵权。
这些朝廷大事,徐莺不准备插手,她只是问道:“那这样的话,敾儿是不是要回京来?”徐鸰如果要出征,朱敾不可能跟着去,而徐鸰不在福建,朱敾也没有留在了福建的必要。何况大齐的规定,武将出征,家属是要留在京城的。
皇帝道:“回来吧,我会颁旨让徐鸰直接在福建出征,到时候让徐鸰派一队人马将朱敾送回京城来。”
徐莺道:“也好,福建虽说也是繁荣之地,但到底比不上京城,何况闽哥儿和南哥儿还小。”
南哥儿是徐鸰和朱敾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同他哥哥一样,同出生在福建,干脆将他的名字取成了南哥儿,好跟他哥哥的名字正好组成“闽南”二字。
不过徐鸰出征高句丽的事,却并没有这么的顺利。
二皇子大约也是听到了这件事,当天出宫去了宣国公府,到了第二日早朝,二皇子的舅舅赵大爷便在早朝上主动请缨挂帅出征,只是被皇帝所拒。
朝中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最终皇帝还是坚持用了徐鸰。
二皇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
他以前一直坚持着,皇帝对他还是寄予厚望的。但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越来越不敢确定这种想法了。他十五岁了,可是父皇至今还没有让他上朝参与政事,也没有让他接触政事。以前皇帝还会对他说一些怎么治理国家的事情,可是现在,他连这些也很少讲了,只是不断的对他好,但这种好渐渐的没有让他心安,反而更加不安起来。
而与之相对应的,父皇对四弟也越加不同起来。上次他去御书房的时候,甚至看见四弟在翻桌面上的折子。他一开始以为是四弟擅自去翻那些折子的,他那时候想四弟是不是终于露出他的野心来了。但卧榻之上岂容他人安睡,哪怕他身为嫡长子,但却一丝一毫都十分谨慎,从来不敢表现出对父皇东西的觊觎。他那时候只觉得四弟真是大胆,心里更有一种气愤,但更多的则又是一种惶恐,一种对储位无法把握的惶恐。
他故意在父皇面前,装作不经意的将这件事说了出来,但他却看见父皇并没有生气,那时候他便觉得自己或许想错了,或许是父皇同意了四弟去碰那些折子的。
赵大爷是他的舅舅,徐鸰是四皇子的舅舅,倘若父皇真的有打算立他为太子,父皇应该让他舅舅出征才是。
难道父皇真的受了徐贵妃和四弟的蒙蔽,准备将太子之位给四弟了吗?
他是嫡长子,他本该是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何况父皇也是嫡长子,他不是应该更加看重嫡长子的吗。父皇让徐贵妃接连的生下皇子,有大力的抬举徐家的人,对宣国公府却压制打压,难道他已经忘记了母后当年尽心尽力为他Cao持后院,最终劳累过度而亡了吗,他更因此一出生就身体虚弱。
难道真的因为父皇宠爱徐贵妃,所以连太子之位都想给了徐贵妃生的四弟,甚至连祖宗法度都不顾了?先帝当年为了惠王想要废了父皇,而现在父皇做的与当年先帝有什么不同。
他真希望父皇不要再受徐贵妃的蒙蔽,认清楚他才是嫡长子。
二皇子有些不安的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倘若父皇真的立了四弟为太子,他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听从父皇的话乖乖当一个闲王吗?就算他听从父皇的安排,四弟以后难道就会放过他这个嫡长子?
不,他不能失去失去储君之位,不仅因为他舍不得储君之位,还因为储君之位就是他的保命符。
二皇子想到感情深厚的四皇子和五皇子等人,不由在心里想,要是他也能有个同母的兄弟就好了,这样他也不会感到想现在这样独木难支。
又想到和四皇子交好的三皇子,他们的外家同为宣国公府,本应该携手一致的,可是姨母却是千方百计的想要让三皇子当皇帝。
二皇子只觉得有一股深深的无力之感,这种感觉几乎是从头到脚的散发开来。
*****
徐鸰出征,朱敾很快便从福建回来。
朱敾回来后,带着两个儿子进来拜见徐莺。徐田氏是带着闽哥儿进宫看望过徐莺的,所以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