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只有白重山和女儿白如雪倚栏站立着,目视着庭院中的蛇形图腾。
“不知道你阿莫现在何处,过得如何?”白重山似问非问道。父女俩有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单独相处了。
“我说过好多次了,我没有阿莫!干吗又提她?”
“你怨她,恨她,说明你心中还有她。孩子,别怪她,等你慢慢长大了,懂事了,就会试着去理解她,原谅她。”
白重山原是凉山彝人兹莫(始称兹敏,也称兹,意为掌权者)阶层某大家族的后代。
他的祖先,曾获得元王朝封赠“土司”及 “宣抚司”的官职。
明末,因诺合(也称诺,有黑色的意思,汉语中称黒彝,是贵族中较低的等级,分化出来的时间晚于兹莫)谋逆篡位,清除异己,不得已,他的家族旁支长者,为躲避杀戮,才携部分自愿追随主人逃亡的阿加和呷西(家奴),一路不停地迁徙,直至滇西鬼谷驻足。
即然是逃亡和躲避本族追杀,就不得不隐姓埋名,深藏不露。于是白重山的祖先及随从众人,只能在祠堂里默默供奉着祖先阿普笃慕的牌位,或在节日里拜一拜恩铁古兹(即天界和地界神),尽可能不显山露水,不张扬自己的彝人身份。身处汉人地域,为生存又不得不常与汉人打交道,所以,他们入乡随俗,延绵几代后,他们不仅学会了说汉话,识汉字,熟悉汉人风土人情,而且都有了百家姓>>里的姓氏。但他们从不敢忘记自己是彝人的根本和渊源来处,所以他们每个家庭成员即有汉人的姓氏,也有彝人的姓氏。比如白重山又叫乌蒙.阿硕。他的女儿白如雪又叫乌蒙.卓玛。
第五十六节
56
鬼谷药寨,原是当地白家庄一白姓大户人家的林山私地。
明末清初,这白姓人家的前辈原是滇西一名士,叫白崇仙。此人自幼才华出众,博览群书,志向远大。生逢明末乱世,却怀揣□□定国之抱负,几经颠沛流离比较抉择,终入辽东总兵平西伯将军府,成为吴三桂帐内幕僚谋士。
几番接触交流推心置腹后,吴三桂终确认此人有范蠡之术张良之谋,堪称智囊。在吴三桂众多谋士中,唯此人独具慧眼,见识超凡,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最深得吴三桂信赖,为吴三桂心腹。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已奉旨率兵西进勤王,欲平叛反贼的吴三桂,行至京畿玉田一带,闻崇祯自缢,李自成已占领北京,不得不就地住扎,以观时局。
此刻的吴三桂面临重大抉择:前有号称百万雄师的李自成频频招降,后有如狼似虎觊觎中原许久的多尔衮威逼利诱,吴三桂腹背受敌,犹豫不决,踯躅徘徊。
没想到值此生死存亡时刻, 他竟从京城逃出的家人口中惊闻:李自成已命手下冲进他的私宅、查封他的家产、抓走他的家人、严刑拷打他年迈的父亲,抢走yIn辱他的爱妾陈园园……
但他除了怒发冲冠,捶胸顿足,仍在苦苦挣扎, 面临艰难决择:即想借满人兵马匡扶大明,灭了 “闯贼”,以报殴父之仇夺妾之恨,又不想让满人趁火打劫鸠占鹊巢,令自己落得个卖主求荣的恶名。
此时,吴三桂仅四万兵马。前有(李自成)大顺军10万人马步步逼近,后有满清8万Jing兵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如被两军前后夹击,他与数万将士,绝难逃灭顶之灾,必玉石俱焚,倾刻化为乌有。
但他仍在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能决断。
笫五十七节
57
“将军,今已火烧燃眉,万分危急了!将军如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我等和将军及数万军士定被闯贼与多尔衮两军挤压成齑粉而死无葬身之地。”白谋士适时向坐立不安的吴三桂进言道。 “大明已被朱元璋的不肖子孙们玩完了,无药可救了。将军此时救明就如同闻仲扶殷商,屈原殉楚,文天祥救宋……纯属螳臂挡车,自不量力。所谓忠君爱国,也要看对像。如为西周之周文王和周武王那样的明君圣主,即便肝脑涂地粉身粹骨,也在所不辞;如为殷纣王,楚怀王, 隋杨广,明崇祯那样的暴君昏主而抛头颅洒热血,值吗?有意义吗?大凡真英雄真豪杰,都能审时度势,而不屑与愚忠愚孝沽名钓誉之辈为伍。再说, 大势所趋,chao流使然,那些恨极明末苛政腐败的愚民大众和京城里的降臣,已将闯贼推上了皇位,定国号大顺。将军此时如继续效忠前朝昏君,既迂腐昏瞆,又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将军及数万将士何以立足?”
“我如明智而断,择外主而事,知我者, 谓我不过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 于公于私, 穷途没路,无可奈何,别无选择;不知我者必谓我系卖主求荣祸国殃民……如此,吾将背负千古骂名,后世之人将把亡朝的责任全算在我身上!”吴三桂感叹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没被后人唾骂?正史和传言皆曰:灭七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是凶残的暴君;力拨山兮气盖世的顶羽是好色的莽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Cao是狡诈的jian雄;连一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