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
君瑶静默不语,又两勺,她道:“够了。”
这回,汉王未再相邀,自己将余下的喝完。同一只木勺,她似乎未觉有什么不妥,君瑶的目光在木勺边缘停了停,便转开眼去,望向别处。
汤尽,汉王很饱了。
君瑶照常收拾碗勺。汉王看着她,似乎有话要说,又不知如何开口。君瑶也不问她,只略略放缓了动作,多留了片刻。
终于,汉王鼓起勇气,郑重道:“今日,多谢你了。”
君瑶等她开口,不想竟是这般认真的道谢。
汉王看看汤盅,面上显出愧疚来:“这一道汤品,花费颇多吧?”汉王对吃食不大讲究,但知道的不少。这一道鸡汤,虽常见,却颇多讲究,若按宫中的做法,少说也得花费百金,民间不至于这般奢靡,恐怕也是花费颇巨。
她方才忧愁的,正是这个。君姐姐很节俭,却为她破费许多。
她们萍水相逢,她不但救了她,还对她这样好。
汉王这般想着,望着君瑶,真诚道:“你喜欢,往后时时都有。”
眼下有她了,百金虽巨,于她而言,也算不得什么。
君姐姐待她好,她一定会待她更好,来回报她的。
她这般认真,君瑶倒不知说什么才好了。汉王见她不答,有些急了,伸手捉住了她的衣袖,道:“真的,你不喜有人扰你清静,我便亲自送来,我会对你很好的。”
见她着急,君瑶反倒有些释然,就是个孩子,爱憎分明,好恶皆在脸上。她一笑,点头:“那便先谢过殿下。”
她信了。汉王松了口气,她说到就会做到,纵使君姐姐此时只是口上应付她,往后渐渐的,她就会知道,她是真的会对她好的。
说来,汉王也觉得很奇怪,她生来至今,近廿载,与她亲近的人不多,唯一知晓她身份的母亲多年前便仙逝了。
她一直孤身一人,既是不懂交际,无甚势力,京中诸人皆看她不上,也是她自己,不愿与人太过亲近,露出马脚,惹得杀身之祸。
谁知一场刺杀,竟让她结识了君姐姐。
她知晓她的秘密,她在她面前不必隐瞒,她为人也很好,为她治伤,与她说话。
倘若,能一直与君姐姐相处便好了。汉王悄悄看君瑶,脸颊红红的,自己也闹不明白羞什么。
肩伤总有好的时候。何况是君瑶亲自救治,更是好得与伤前一样,连伤疤都愈合极快。
汉王震惊,原来君姐姐不止是名隐士,还是很厉害的大夫。
她好了,便不好再留在山中,该下山去了。从人不见了主上,只怕急得要入京去请罪了。汉王终究堂堂亲王,她再不在意,身上所负重担,总归是在的。
先前负她上山的那匹马仍在,汉王便骑了它,下山去了。
她一走,君瑶也随之离开。
木屋乃是她变出来的,而今离去,当收回才是。君瑶略一沉yin,却是留下了它。倘若来日殿下兴起,来此寻她,不见了人倒罢,若连木屋都没了,不免说不过去。
由是君瑶留下了木屋,独自离去。
她从前便是孑然一身,而今甩脱汉王那小麻烦,又复孑然,该是颇觉松快才是,不知为何,君瑶又惦记起汉王来。
殿下身上玺绶俱在,一入城,往府衙,自有大臣相迎。想必生不出什么波折。
但君瑶仍是不放心。
她下山时,曾游历至洛阳。洛阳,都城所在,王气坐镇,但凡是妖,避之唯恐不及,少有往王都去的。
但君瑶与仙籍只差一天劫,对此倒不那么恐惧,只消不近帝王之身,那王气也伤不到她什么。
王气乃一国之君独有,与国运息息相关。
魏传二世,至当今皇帝,国力强盛,仓廪充实,百姓安居乐业,当是蒸蒸日上,王气馥郁才是。
然而实际,却是截然相反。
君瑶所见,洛阳宫禁上方,帝王之气微弱,犹如风中残烛之光,勉力支撑。
由此可见,这皇帝怕是做不得多久了。且倘或只那皇帝一人命途多难,王气不致衰微至此,魏国国运只怕也是到了头。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汉王殿下乃是高帝第八子,皇帝亲叔父,位列亲王之尊,魏国若是没了,她又岂能得好?
兼之殿下天真乖巧的秉性,恐是下场凄惨。
作者有话要说:
一边哭一边修炼?嗯?
汉王也是有脾气的,你们这样,她要生气的。
第七十四章
一念之仁, 竟救出一场牵肠挂肚。
君瑶终是放心不下, 又返西山。时距汉王下山已过去一月。
入了盛夏, 天况闷热, 山林间草木茂密,绿荫遮蔽, 比起山下,清凉舒爽。木屋是她离去时的模样。汉王去了一月, 养伤那间屋舍中, 她的气息已散尽, 可见她不曾回来过。
君瑶一时说不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