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人一路烧杀抢留下的都是废墟,赵军的粮草沿途无法得到补充,全军携带物资不能持久,即使远远可以看到戎人马匹奔跑扬起的尘灰,赵轩还是不得不下令全军止步回返。一支没有粮草的军队如果被物资丰富的戎人包围,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躲在高墙内幸免遇难的附庸国国君和贵族,见到赵轩嚎啕大哭,他们的命是保住了,财产损失很大,防御不坚固的农庄都被戎人抢劫一空,眼看寒冬就要来临,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没有外界救济的话,附庸国国内平民百姓无法安然过冬。
&&&&赵国境内西北边郡同样遭受戎灾,赵国的财政都不能救济全境内的百姓,既然都自顾不暇,赵轩除了好言安慰附庸国君臣,没有许下帮助的承诺。
&&&&附庸国君主和贵族失望地目送赵轩率领的大军离去,没有外援,依靠自力更生,这个小国人口能有一半熬到明年春天就不错了。
&&&&赵轩返回境内的郡城,一边分出军粮救济难民,一边派人回王都筹集物资。这几年冬季总是提前,如果不尽快调集物资来西北救灾,等到十月份冷空气南下,百姓饥寒交迫中更加生存不下去。
&&&&“殿下,吴国报纸送来了。”伯耀手上捧着一叠报纸来见赵轩。
&&&&赵轩正在纸上统计地方官吏送来的受灾情况,见到伯耀手中报纸,人有点恍惚。
&&&&从赵唐边境被迫返回援救王都,到后来追赶公子适,北上抗击戎人,赵轩忙得马不停蹄。每期必看的吴报因为他行踪不定无法及时送至,赵轩已经有一个月没有阅读吴报。
&&&&“唐国国内百姓竟然如此凄惨,唐王的暴虐可比戎人!”赵轩按照日期一一翻看,越看到后面越唏嘘。
&&&&“吴国这样厚待唐地百姓,兼并唐地可说得不偿失,这公子明太过挥霍。”伯耀跟在赵轩后面快速扫视报纸内容。
&&&&八月初的报纸大都是赞扬吴兵的神勇,以闪电速度拿下了唐王都,然后是大批学子在报上撰文痛斥唐王的罪有应得。到了八月中后期,随着郑钰铭和吴王笙夫妻亲临唐地犒军,跟着一起前往的两位报纸记者发回的消息全部是唐地百姓穷困潦倒,频临饥饿病痛死亡,吴王笙夫妻亲临难民赈灾点发粮的报道。
&&&&吴国王庭救济唐地的物资一笔笔在报纸上公开,伯耀粗粗统计了一下,支援唐地花费的钱币要比赵国三年的财政收入总数都多。伯耀暗自琢磨,如果赵国拿下唐地,不可能有如此数额的钱财投放到这样的穷窟窿中去。
&&&&赵轩淡淡看了伯耀一眼,摇头反驳:“目前看起来吴国倒贴唐地是得不偿失,可等唐地舒缓过来,可以征收到的钱财何止这个数目。”
&&&&说到这里,赵轩又重重叹了口气:“公子明如此作法,唐地民心向吴毋庸置疑。”
&&&&赵国四年前兼并卫国,刚兼并下来时,卫人心存复国念头的大有人存在,赵轩为了掐灭卫人复国的念头,以瘟疫泛滥为名,秘密处置了卫氏王族,使卫国复国者失去拥戴人选。处置掉卫国王族,赵轩对卫国百姓实行减赋安抚政策,三年才将卫人融入赵国。这次公子适起兵袭击赵王都,卫地无人响应。
&&&&“吴国太过Yin险,说是联盟一起伐唐,行动却先堵截吾军,吴国摆明就是不想吾军去唐分羹!殿下,吾国不能就此罢休。”伯耀想起卫青神气活现的样子,就觉得满心的憋屈。
&&&&赵轩脸色Yin沉,即使对郑钰铭很有好感,吴国做出的独吞唐地的举动,让赵轩对吴国很有意见。
&&&&“报!王都来人!”就在赵轩Yin沉着脸琢磨要怎么对付吴国时,亲卫进来通报。
&&&&这几月只要有急报送给赵轩,都是非常不好的消息。赵轩现在一听是王都来人,‘唬’地一下站起,怕王都又出什么不好的大事。
&&&&走进来的是王宫的一位侍者,侍者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喜气:“小人参见殿下!”
&&&&“起来说话。”赵轩见侍者脸上表情不错,提着的心稍稍落下。
&&&&“禀殿下!吴国总理事派了使团到王都,带来了农具图纸和粮种。”
&&&&“哦,原来明公子还记得。”赵轩点点头,吴国使团送来的东西都是他在达城跟郑钰铭讨要的。
&&&&郑钰铭守信将东西派人送来,赵轩对吴国的埋怨稍微减轻。
&&&&“吴国使团除了送交这些东西,还递交了他们总理事的一封亲笔书信。”侍者将郑钰铭的亲笔信递给赵轩。
&&&&赵轩接过信封打开,一股清香扑面而来,霎那间,赵轩仿佛看到身穿淡青色太极功夫衫,慵懒地半靠在躺椅上的郑钰铭。
&&&&“殿下,公子明写了什么?”伯耀见赵轩凝视着信纸久久不言,不由开口询问。
&&&&赵轩醒过神,脸上神色有点尴尬,他一边快速扫视信纸内容,一边含糊其辞的回答伯耀:“也没写什么,只是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