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卫大人的故事,早想亲眼见一见他,兄弟们是不是啊?”
这些走镖的是真热情,跟着说是。
这么大阵仗怎么可能少了看热闹的,围着看热闹的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后都震惊了,问走镖的通政使大人在他老家那头名声有那么大?听说北边遭灾都有人自发给他捐粮?
捐粮的主要是想被写进书里,想得美名,这其实是毛蛋的成功,他那个书太火了,认字的都看,不认字儿的也会去茶馆听人说书。
托他的福,卫成成了省内第一名人,他的故事三岁小孩儿都听过。
……
这种细节就不用说得太多,边上人问卫成在老家有这影响力?走镖的只管点头。
京城百姓都是见过大场面的,这种事也是闻所未闻。
北边遭灾了,老家百姓给他捐粮,还托镖局送上京城,这么多啊,他那一家人吃到那辈人才能吃完?这车队走出来都跟朝廷安排运赈灾粮的没差了。京城百姓触动很大,本来卫成这几年沉淀了许多,他都没搞什么大事情,老百姓追忆了前尘旧事,说他真是不可多得的好官,是刚直不阿的青天老爷。
边上人闲聊着,卫成从通政司衙门赶回来了,回来拱手说自家领俸银食禄米,实在需不着这个,老家百姓一片心意倒也不好直接退回去,不若捐给朝廷,用作赈灾,这么多粮食能救不少人。
他一边安排镖局的把粮食送去户部,一边交代姜蜜让她安排灶上做几个好菜,说要给镖局的兄弟接风洗尘,这一路麻烦他们了。
镖局只负责走货,这些粮送到卫成手里他要怎么安排是他的事,他说送去户部,那就送呗。
镖师押着粮食往户部衙门去,边上还有老百姓跟着走。姜蜜看着他们浩浩荡荡的走远,走远之后她转身回府,按照镖头说的镖师人数准备伙食。安排下去以后,她才有Jing力同自家人说说今儿个这出。
二老包括三个小的都在厅里了,姜蜜刚才说了许多话,有些口干,她端起凉茶喝了几口舒服一些才道:“当初没绝了毛蛋的写书之路,如今竟换回福报来。想想看,相公他从没在地方上任过职,哪有什么恩德施予乡亲?人家捐这些粮十有八/九是想被毛蛋写在书上,他那个书卖得好,看的人很多,写上去能美名远扬……这个动机虽然不纯粹,捐出来的粮是实打实的,这些粮食是不能解决灾情,但能帮更多的人活下来。毛蛋以前做的很多事我们不认可,这回他却积了大德。”
姜蜜说完,全家把头点得齐齐整整,老爷子可高兴了,他之前觉得这孙子没救了,这么看着虽然有些瑕疵,人还是要得。吴氏也难得说了大房一句好,肯定道这回事办得不错。
人在松阳县城搞创作的毛蛋还不知道他得了这么许多好评,他做这个事动机其实也不纯,就是拍他三叔马屁来的。
他要写东西,就需要知道更多关于卫成的故事,没有故事他想办法搞也要搞出来。
毛蛋给自家双亲做了个开始犯了许多错误但是知错能改的设定,他都想好了,等写到这里要重点渲染一番,让看他书的人知道他们听说北边遭灾之后全家都很担心,立刻想到动员亲戚凑粮食,边凑边买弄了好多车。毛蛋难得干一票,觉得这么些粮食送出去阵仗不够,他脑袋瓜灵活,马上想到可以用写书来炒作,告诉别人回头要仔细的写上一笔……冲他这话,捐粮的就来了。
自家凑的买的是少数,后来捐的多,看着这么多粮食毛蛋心里就热腾腾的,心道这回他总能得个好,同三叔之间的关系也能修复起来很多。
镖局一并带来的书信就是毛蛋写的,他当然不会把这些内心戏写上去。他那封书信写得可质朴了,让卫成收到以后给回个信,问他京城这边具体是什么情况,人都好吗?
他没赶着邀功,信上传达的是浓浓的关心,反而博了一番好感。
像卫成这样的人,能想不到他这番举动背后有深意?即便想到,也不觉得厌烦,还觉得毛蛋不错,他至少有这个心,实实在在送了粮来,这些粮食的确能救不少人的命。
他还帮卫成搞出了大大的美名,户部听说有人来捐粮还不以为然,看到那阵仗,感动坏了。这时候又听说了捐粮背后的故事——关于家乡父老听说北边遭灾之后第一时间凑粮来帮助通政使大人的故事——泪点低的听着都要热泪盈眶,当官的心系百姓,百姓感恩回馈,这故事讲出来着实感人。
这回阵仗比之前免地租还要来得大,在京城俨然成了一段佳话,出去就能听见有人说,不断说。
同僚包括宫中贵人都听说了,皇帝听说之后还有些将信将疑,他感觉传言有水分,招来卫成问话。卫成将整个情况和捐粮的数目说了,皇上问他是春旱的时候写过信回去吗?怎么起的这事?
卫成有点不好意思,说:“事情不像外头传的那么美,带头的包括跟风捐粮的都有私心,他们藏着私心行了善举,臣只不过给他们做了噱头。”
皇帝问他何出此言,卫成就给分析了一通,说他们捐粮背后藏的都是想流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