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出了问题,考官看不到细节就能给我否了。”
林家嫂子抱了最后一点希望,说没准主考会喜欢?
眼下也没别的想头,只能盼着主考眼瞎,他们沮丧的等了一段时间,会试放榜,他果然榜上无名。因为已经有心理准备,当下其实没太失落,反而有种“果真如此”的感觉。他想着下届再来,下回不能再盲目跟从,还是要写自己拿手的文章。
本来到这里,林举人就可以准备收拾回乡了。
谁知道放榜之后没两天,让他听说一件事,因为很多写激进文章的都没取上,就有人产生了怀疑,变着法去查证了。结果又传出一个说法,之前传得沸沸扬扬那些全是放出来的假消息。落榜的有很多就不甘心,有人知道林举人同卫成有旧,请林举人去跟卫成说说,不得把使坏坑人的抓起来吗?
林举人去说了,卫成说这不由他管。
通政司本来就不是查案的衙门。百姓上衙门告状,衙门冤了你,你不服气,这时才能来通政司申冤。平常打官司应该上顺天府,不过这事顺天府也不太会管,因为按照林举人的说法,是有人合理猜测觉得皇上欣赏改革派,他任命的主考官应该也是改革派的,这个话说出来之后其他人相信了,衙门不可能把分析猜测的人抓起来问罪,除非能拿出铁证他是存着害人之心有意在散布谣言,能证实的话性质就变了。
不过又没出舞弊案,朝廷不会安排重考,这一榜难有变动。
站在皇上的立场,连这种鬼话都能相信,并且真的投机取巧去迎合主考,这样的举人落了榜他也不觉得可惜。自己不长脑信了没经证实的传言,也怪不着谁。
卫成没说这么难听,不过他也没替林举人可惜多少。当初是劝过的,他不听,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结果就可以预见了。错误的选择要换来好结果,除非你有非常强劲的实力,既然没有,落榜不冤。
林举人失魂落魄离开的,比起他,唐举人考得好像还不错,哪怕是头一回应会试,也排到了七八十名上,顺利拿到应殿试的资格。
听说林家夫妻准备回乡,姜蜜琢磨着是不是该安排一桌请他们吃个饭,这一走下回见面还不知是什么时候。建议是姜蜜提的,吴氏安排的,卫成负责去请,回来告诉家里林举人病了。
之前好好的,虽然有些失落,他还是接受了落榜这个结果。后来听说放出来的是假消息,人就有些不是滋味,有些事就不能反复去想,越想越难受。本来他们在京城待着就有些不适应,这边冬天太冷,春天又干,夫妻两个虽没生病,还是不太舒坦。本来就不舒坦,这一个情绪爆发人病倒了。
卫成过去的时候大夫已经看过,开了药。
卫成让他别去想,就当是个教训,以后遇上类似的事总不会上当。林举人点头应了,心里还是过不去。
他比卫成年长,如今还一事无成,虽然有举人功名就能在地方上某个官职,可全国那么多举人,却没那么多缺。进士出身才容易谋官,举人除非家底硬,否则真的太难了。
他虽然是府城人士,也就是寻常人家,家里几乎不能给他助力,凭现在要谋到官身机会渺茫。
外面有些落榜举人还在闹,到底没掀起多大浪花,林举人喝了十天半个月的药,养好身体之后应邀去了卫府,同卫成一家吃了顿便饭,后来没几天,他们夫妻就还了院子收拾行囊回乡去了。
☆、第146章 146
林家夫妻离京之后, 姜蜜跟婆婆吴氏感慨来着。原先看男人一路考上来顺顺利利的, 她都没觉得科举非常难, 哪怕理智上知道不容易, 实际感触不深。当时只顾着做倒霉梦去了, 基本上只要卫成能平平安安进考场,出来就有,姜蜜对本朝科举的认知一贯有误。
包括后来,她梦到砚台三元及第,其实都加深了误会程度,直到林举人上京。
太多年没往来, 平常都想不起来这一家子, 重逢之后姜蜜想起来了, 想起林举人当年还跟卫成一起去应过乡试, 他乡试就考了好几届,好不容易考中, 早早上京来为会试准备了半年,结果还是不理想。
“我记得他比相公还要大三五岁,得有三十二三, 再考一届哪怕能中也上三十五,若还是不中到时候就更尴尬,要是把握不大还是该去谋官看看, 想直接谋个七品县令是不太可能, 把要求放低, 谋八、九品的地方小官不是没指望。”
原先卫成考科举时, 姜蜜同他聊过以后的打算,当时没想着能留在京城,心里觉得他这个出身最理想就是放出去在地方上熬着。
要是放出去,肯定是从县里做起。
进士出身可直接从县令做起,要是举人去谋官,比较理想是县丞,次一些是主簿。这两样需求的人数少,要是谋不上可以去县学试试,做学官油水没衙门多,好歹也有官身了,对普通人家出身耗不起的读书人来说,反正先做着,再慢慢争取。
吴氏对这些了解不多,说:“他不是讲自己没后台也没靠山,区区举人出身不好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