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委屈了苏芝,要给她感觉自己被重视,那就要把一切都准备妥当才行。
“那就寒假吧,过年,提亲订婚,一步到位。”原荣敲下了时间。
苏芝对这个时间没有意见,过年的时候气氛更足,二姐也能够抽出时间过来参加订婚宴,挺好。如果年中,万一姐夫那边忙,抽不出时间,那么太遗憾了。
年中谁不忙呢?大哥他们肯定也很忙,现在大哥正在忙那个改革的事情,肯定会很忙。去年的时候,连过年那段时间,他都忙得不见人影。
也不知道现在大哥的事业忙得怎样了,有没有排除万难,将所有的关节打通?
在苏芝想着东升的时候,东升那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
大首长的政策下放到基层,有反对的意见,但是东升和杜安国力求把政策落实下去。改革难,这个他们都知道。这个头阵怎么打才能让所有人信服?
这是一个难题,但是那么多返城的知青的就业问题要解决,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后面的工作将会更难开展。
那些知青的工作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在城里闲逛,迟早会出现问题。到时候说不定就是治安问题了,怎么解决?
不管书记怎么反对,东升都要迎难而上。
哪怕以后他会被处分,他也要把改革进行到底。
他给市里和省里都写了材料,将自己的想法,还有将要进行的方案,都一五一十地跟组织作了汇报。
省里很快就给他回了信,让他尽管大力去干,困难是有的,但是可以克服。首先要安置好知青,不要让他们闹起来,解决好就业问题。改革的事情,可以放心地去干,这是大首长的政策,就是需要基层去推动的。
很快,市也给了他回复,大意和省里差不多。甚至,市里还来了人,认真地听取了他的汇报,支持他大干。并且在大会上批评了书记还有以书记为首的那些保守派。
“邓公都已经在三中全会上做了指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的执行这个改革的方针。谁敢阻挠,那就是时代的罪人。这次的改革任务,就交杜县长和苏副县长,我在市里看着你们的成绩,希望收到你们的喜报。”
东升和杜安国喜从心起,两人对视一眼,跟市委做了保证:“我们一定给组织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海口不要夸,我只看成绩。”
“我们一定努力,一定把这个成绩交上来。”
有了省委和市委的大力支持,杜安国和东升两个人更放心了,大力地开干了。
他们首先成立的就是这个快递行业,是跟邮局联合的,承包了邮局包裹的外包业务。只不过他们暂时不走邮局,因为要试水,所以先走得独立渠道。
他们把所有的知青都动员了起来,分出了一部分,干这个快递事业,政府把这个事情包给了知青。他们即是给政府打工,又是独立的,干得好还有提成,领导人还有分红。东升当时这么决定的原因,就是为了给他们甜头,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就会把这个当作自己的一份事业。
还有一部分的知青,让他们自己干个体户,买卖生意,甚至让工商部分将营业执照发给了他们。
“好好干,这是政府给你们的一次机会,给自己一次机会,证明你们并不比任务人差。”东升对这些知青说。
知青们是感动的,他们因为返城之后找不到工作,一部分人在偷偷地买卖着。一开始是在黑市上卖的,后来就打着是给集体卖的,赚了钱尝到甜头之后,就想干得大点。但又怕政府会抓他们,毕竟这事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没想到,政府竟然会支持他们,还说要给他们发营业执照?
感动得几乎要哭出来,政府太好了。
“这是邓公政策好,想着你们呢,所以你们要感谢,就感谢邓公。我们政府就是执行者。”东升不敢把这个功劳揽自己身上。
知青中有人说:“邓公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自然是要感谢,但是也要感谢县政府,感谢杜县长苏副县长。”他们心里都有数,如果没有两痊县长,这个政策说不定也没那么快落实下来。
年前的那档子事,他们可是有目共睹的,明明已经落实了,最后又被收了过去。听说是两位县长顶着压力替他们知青将责任杠下来的。
有了知青们的那句话,东升觉得再累也值得,哪怕顶着压力也要把这件事情解决完。
王英和苏然那家本来因为形势紧张而关掉的店,重新又开了起来,就开在县中学对面,一家不算很大的店。主营吃食,王英亲自厨。
县中学本来就在闹市,客流量本来就大,又在县中学对面。
学生好吃,王英的厨艺又好,那个香味能飘很远,就第一天他们就生意人火爆。他们做的好吃,又不贵,学生手里还是有些零花钱的,就这几分钱一碗馄饨,还有五分钱一碗的酸辣粉丝,同样五分钱一碗的炒年糕,等等,虽然看着食材简单,但是就是吃了还想吃。
那个味道,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