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准臣长居姑苏。”
皇帝十来岁的少年,当即喜上眉梢,朗声道:“朕准了。”
孙享坐上马车,乡间道路不平,车轮压过黄土,留下深深辙印,外头的茶女三五成群,嬉笑着唱起歌来: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孙享半睁着眼,抬手摸着鬓间的银丝,低声自语:“故人呵……”
第十六章 尾声
江南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好些日子,好不容易才放晴,艳阳高照,即便是初夏,也不苦热。
床上的老人又醒了过来,一睁眼便瞧见床前跪了一排孝子贤孙,老人看了眼窗外,阳光刺痛了眼,问道:“木槿花可开了?”
跪在最前面的中年人忙抬了头,上前扶住老人,“父亲,今日的木槿花开得比往年都要好。
老人笑了,脸上瘦的不剩多少rou,可这一笑还是能看出老人年轻时的风华,目光炯炯的看向长子,竟泛出了生机,勉力坐起,“扶我起来看看。”
老人双手用力,撑住身子,在长子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向窗户,窗外的木槿花开得正盛,红的黄的白的,争相竞艳,好不热闹。老人闭目嗅着花香,片刻后转向长子,道:“坟修好了?”
中年人回道:“好了。儿子亲眼盯着的,毗邻周公的那座。”
老人咪咪笑了,叮嘱道:“往后逢年过节的,记着给周公也烧上柱香。”
中年人恭恭敬敬扶着老人,口中应道:“儿子省得。”
老人摆了摆手,道:“得了,老大,往后这个家,便交给你了。”言罢,不待长子回话,闭目养神,“你们都下去吧。”
子孙们稀稀拉拉出了房间,房内又恢复清净。
老人伸手想折一朵花,无奈隔着窗户,怎么也够不到,调皮地笑笑,走到床边,打开暗格,拿出里面的箱子,尘封了许久的箱子遍布灰尘,呛了老人满头满脸。
老人颤抖着手开了箱子,里面的信码放的整整齐齐,纸张的边缘微微皱着,泛着年月留下的痕迹。
拖出床下的铁盆,老人取出火折子,点燃了身旁的烛火。
老人拿出第一封信,上头遒劲有力的写着四个大字——阿享亲启。
指尖拂过字迹,耳畔仿若又响起了那人的轻唤,老人低下头,将脸贴在信上,仿佛能闻到海水的咸腥味。
老人打开信封,熟悉的字迹跃于眼前。
‘阿享:
见信安好。
海上起了风浪,安全起见,商队在金陵停了数日,我闲着无事,便去乡间走走,日子清闲自在的很。改稻为桑实施的挺好,除却米价涨了许多,也没生出别的事来,想来是我太过孤陋寡闻,生出这许多事来。
废话不多言,今日已至深夜,我已有两月不曾见你,甚是想念。
不知令慈可有为你定下亲事?上京贵女众多,若是你能娶得名门闺秀,为你Cao持门庭,真是再好不过了。
上京想必天渐凉,你切记不可贪凉,穿衣保暖最是重要。
还有饮食,切记不可暴饮暴食,更不可漏食一餐。
……………………’
一封信,洋洋洒洒写了五页,零零碎碎,写信人约莫是想着了便写上两句,日久天长的,凑出这封信来。将信放于烛上点燃,丢入盆中,老人又打开第二封信,大略瞧了几眼,与前一封大同小异,都是些碎碎的念叨。日常琐事,也无巨细的,通通写到了信中,随手丢入盆中,方才的火苗还未熄灭,纸张一入盆,便被吞噬殆尽。
拆信,看信,烧信,老人重复着三个动作。
箱内的信一封封减少,老人又拿起一封,看着独特的信封,闭目回想了信中的内容,看了眼腕间的红玛瑙,笑了笑,摊开了信。
‘阿享:
见信安好。
我们已到达目的地,暹罗。
这儿同大食又不一样,我亦是第一次见着这般风景,流连数日,竟叫我寻到个好东西。色泽纯粹的红玛瑙,做成珠子串到手上,定然好看,定然配你。
暹罗人说:这玛瑙能使佩戴人身体安康,比玉还养人。
待我回京之后,你要日日戴着。
………………’
那人信中絮叨的不行,有的没的,都要说上一说,当着面儿,却不见这么爱说话。
老人望着盆中火光,手指在空中细细勾勒了那人的眉目,忽而将信往盆中一丢,抱住膝盖低声呜咽。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待别后,忆及相逢,与君同梦魂。
那时不过寻常小事,千百度后再回首,物是人非,徒留未亡人感怀心伤。
箱中仅余了两封信,那人受伤后,字迹也虚浮许多,老人小心翼翼取出,虔诚吻上信封,贴上心口,缓缓展开。
‘阿享:
见信安好。
老人常言,话不能说得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