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飞这几天闲着终于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个完整的策划案出来,多少人收药,工钱多少,多少人跑腿,又需要多少辆驴车,怎么寻找更多稳定的药材货源,怎么进一步打开像他这种散户药材市场,投入预算是多少,预期收益以及运作周长是多少。整整写了三四天,又和卫景铖商量改了几遍,最后成型一个完整的策划,足足有十几页多,他还顺便把时间给添上了。
卫景铖从庄子上找来四个小伙子,让他们每人负责两个庄子,阿满负责在留在卫庄,把药材的关。每人每天固定三文钱,同时按照收来的药材重量和质量,种类进行提成,月底干的好了还有赏金,每天晚上还带一顿饭。卫景铖把人找好后,闫飞把自己的要求和待遇一次性讲清楚,并让卫景铖拟合同出来,没有意见后全部按了手印,怕以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又让卫景铖在骡市买了四头驴子,托庄子上的木匠打了四辆车。还让阿满教四个人认药,以及收药的标准是什么。药材种类的价格也定好,让他们按着定好的价格收就好了。
因为要给工人一顿饱饭,乡下小伙子饭量又大,梁姨一个人做饭也不行,卫景铖索性又在城里买了一个丫鬟回来,一个月二十文,名字叫杜鹃,年龄也不大才十三,可是做事很老道,梁姨很是喜欢。
这前前后后下来,手头的钱花的也七七八八了。闫飞就怕钱不够,最开始就把卫景铖上学的钱给留出来了,幸好没有把这笔钱给用上。
闫飞脚刚好,卫景铖就到入学的日子了。德才书院是闫飞和卫景铖商量挑的,规模不大,里面读书的多是一些商贾地主的儿子。闫飞心里想,这应该也算是中产家庭的学校了吧,可是自己的收入现在还是贫下中农呢。
卫景铖对这个书院上下不接最为满意。既不会看到以前的达官贵族的同窗,以免尴尬。又高于乡村里只教人识字的学堂,能真学一些本事来。
先生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头发和胡子一样白。他们见到的时候先生穿着一身白袍,看起来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卫景铖的束脩是三两银子,先生只是看了一眼就收下来了。他看着卫景铖说:“看面相,倒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先生谬赞了。”卫景铖跪在地上说。
“你这个小娃娃不念书啊!”先生又看向闫飞。
闫飞笑着摇头。
“小娃娃可惜了你这聪明的样子了。”先生摸着胡子说。
书院在城里,离家太远。幸好书院能够寄宿,又管饭,当时挑书院的时候把这个考虑了进去。每个月休三天回家,一直到农忙。每个月还要给学院再交一两银子当做是饭菜住宿费。
回去的路上闫飞满脑子都是,钱,钱,钱。之前还没觉得,现在觉得卫景铖读书也是要花很多钱。可是不能让他不读,只能想着多挣点钱了。
作者闲话: